战争的破坏力是巨大的。ajaig
济州、登州和青州,这三个州,接二连三的遭受战静也好,吕布、赵云、刘秀也罢,他们上辈子都是从尸山人海中爬出来的。
打仗哪里有不死人的?
他们都已经麻木了。
二十五万人,有七万多伤兵。
光是这些伤兵,大船小船,就运了十余天。
伤兵运完之后,剩下的人就好说了。
不到一个月,二十五万军队全部运送完毕。
其实用不了那么长的时间,若是加班加点的运,早就运完了。
只是济州、青州和登州虽然打的稀碎。
但之前终究是大炎相对比较富庶的州郡。
家底相对还算厚实。
再加上他与白起打了那么长时间,天下皆知。
也没有哪个不长眼的诸侯带兵前来。
殷诚每日里就带着文渊和赵云俩人,领着三千士卒满世界溜达。
主要寻找铁器和隐藏在山林之间的百姓。
半个多月的时间,铁器没找到多少,倒是又聚拢了一万多百姓。
将这一万多百姓塞进船上送走,就在殷诚感慨,战事之前,三州境内有户籍的百姓就有三百多万。
几场战争下来,除了跟着自己走的二十多万百姓外,剩下的二百多万,死的死,逃的逃。
原本繁华的三州,彻底变成了死城。
殷诚感慨着兴百姓苦,还没等他说亡百姓苦,彼得就急匆匆的跑了过来。
带来了一个坏消息。
其实也算不上什么坏消息,那就是油快没了。
这种情况在制定运送计划的时候,彼得和殷诚早就讨论过。
长叹了一口气,殷诚挥手示意彼得按照原计划开船。
沉在登州海湾里殷诚的黑珍珠号已经被打捞了上来。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
好在沉的时间还不算太长,一些工具还能正常使用。
但电子设备算是全都完犊子了。
简单的修补一下,黑珍珠号被拖着去了新罗。
殷诚并没有跟着最后一批运兵船离开。
文渊和赵云陪着他,身边还有三百亲卫。
整个济州、青州和登州,就只有他们三百三十人了。
也许打从这三城建立以来,三州的人口还没有那么少过。
之所以没跟着大部队一起走,是因为殷诚要等巴陵的诸葛亮来。
按照原本的计划,济州他是不打算要的。
最开始的局势,不是他不想要,而是面对白起三十万来势汹汹的军队,他就算想要也要不了。
谁知一场大战下来,自己居然和白起打了个五五开。
济州、青州和登州这三地现在反倒是属于自己了。
远在巴陵的诸葛亮听到这个消息,十分的激动,一天之内连发了三电报。
全都是要求不能放弃济州三城的奏本。
第一封电报说他会调十万大军前来,驻守三州。
第二封电报说会调三十万大军前来。
到了晚上的第三封电报,军队的数目又变了,变成了五十万。
殷诚和刘文静当时看着三封电报,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
诸葛亮会撒豆成兵不成,怎么可能一天之内变出那么多的军队来。
等见了面,方才知道,这五十万大军,能打仗的也就不到五万人。
剩下的四十五万人则是南楚和巴陵,还有从雍州跑过来的百姓。
李建成和原来的那位太子,占据了雍州之后,最开始虽然在政策上大体保持着原来殷诚在雍州制定的政策。
但时间一长,他们马上就撑不住了。
原因也很简单。
太他娘的耗钱了。
尤其是建设衙门和民生衙门。
这俩衙门在李建成看来,完全就没有存在必要。
尤其是民生衙门,根本就是一个毫无意义的无底洞,填多少钱进去都塞不满。
民生衙门最大的支出,就是给雍州五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发钱。
每个月每人五百钱,而且还免费给他们看病。
建设衙门虽然也干了一些正事,比如维修丝绸之路。
但更多的时候,这个破衙门干的最多的就是拿着钱给各村修桥,给孤寡老人盖房子。
而且一水的青砖瓦房。
在李建成看来,简直就是浪摧的。
干这些事干什么?
除了糟蹋钱外,还有什么意义?
于是掌控雍州的第二个月,李建成就下令取缔了这两个衙门。
俗话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雍州的百姓虽然对太子感恩戴德,心里将他当做了天。
对于他做的任何事都无条件的支持。
可一旦过习惯了好日子,猛然过差日子——虽然这差日子相对他们之前的生活好了不知道多少倍。
但总是有人会有怨言。
再加上军机二处的探子暗中散布消息,说雍州现在的这个太子是假冒的。
南楚的那位太子才是真的。
生活质量一下降,加上天天听这些传闻。
结合者雍州真正当家做主的是李建成,那位太子更像是吉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