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需一个理由,一个由头将这种压抑、恐慌和不安发泄出来。
殷诚的科举改制,恰恰给他们提供了这个机会。
所以很多读书人来济州,其实并不是奔着要批判太子科举改制来的。
纯粹就是当成了一次出游,一次结交朋友发泄心中消极情绪的旅行。
殷诚见到不少人面色凝重,像是在思索着自己说的话,满意的点了点头。
这种情况下,能够不一条道走到黑,愿意想一想自己说的话背后的寓意,说明这帮读书人还没有到不可救药的程度。
“大炎现在是什么样子,我就不多说了,诸位都很清楚。”
殷诚慢慢的踱着步,走在众人的队列中,沉声说道:“咱们单说科举改制这件事。”
“当初德贤皇后创办科举的时候,天下读书人也是反对的。”
殷诚说着,从袖筒之中拿出一本册子来,随手交给了自己身边的某一位才子。
那位才子诚惶诚恐的接了过来,十分紧张。
“这是当时史官记载的史料,德贤皇后将之封存了,因此并没有多少人知道。”
周围的几个才子侧过身子来,想要看一看这上面写的什么。
“你们可能会觉得不可思议,科举的创办现在看来,乃是有利于天下读书人的,尤其是家中贫寒的学子,更是其改变命运的机会。”
“但为什么当时大部分的读书人都反对呢”
殷诚看着他们问道。
众人摇了摇头,谁也想不明白,为什么当时的读书人会反对。
“因为当时掌握了话语权的读书人并不是依靠科举爬上来的。”殷诚笑了笑,道:“他们既然不是科举制度的既得利益者,自然不会为科举说好话。”
“当时他们反对科举,就像你们现在反对科举改制一样。”
刘文静见章典籍刻在木板上,写在地上。”
殷诚每举一个例子,就有一位才子浑身一颤。
眼中先是有些不可思议,随后低下头来,悠悠叹气。
“科举改制,并不是针对你们,也从来都没有想过针对你们。”
殷诚背着书人,能够看懂报纸上的消息。济州之战和之前的卑国之战,报纸上讲的很详细也很通透。”
“章么”
“不,他们只会和我们比,谁的火器射程更远,谁的大炮口径更大。”
得益于陈帆的报纸发行,这些读书人对国家大事和一些新鲜的新闻,并不陌生。
相反还有很多人是陈帆旗下报纸的忠诚粉丝。
每次报纸一出来,第一时间就会找好友探讨报纸上的消息。
殷诚说的话,他们平日里不是没有考虑过。
此时再次听到这番理论,众人全都忧心忡忡。
防采集自动加载失败,点击模式,请安装最新版浏览器aoncickdivid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