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他不用去西域。”
“而是先一步回楚州城,交代大王登基的事宜。”
赵英男从没说过自己要登基称帝。
其实在他心里,不论是凉王称帝也好,自己称帝也罢。
不过是个虚名而已。
但汤师爷的语气不容置疑,仿佛一个老父亲命令儿子一样。
不由得赵英男愿不愿意,这皇帝必须当。
赵英男没再说什么,心里有些感动,又有些心疼。
又三日后。
赵英男带领的大军回到了楚州城外。
此时的楚州城,一改被贼兵倭寇围困时的颓丧。
城墙仿佛洗刷过一遍,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城头上,旌旗飘荡,大大的一个“赵”字,在深秋的凉风中烈烈飞舞。
士兵和百姓早就出城等待。
为远征的将士,献上酒食。
凉王朱文月,楚州知府黄鸿远,先知婆婆以及文武百官们。
齐齐跪倒在地,齐声高呼:“恭迎大王凯旋。”
“大王英明神武,文治武功,仁德圣明,光辉如同日月。”
“请大王进位称帝。”
这……
早知道有这一出,我也好准备准备啊。
赵英男疑惑的看了一眼汤师爷,心说你这老头,就算要劝进。
也应该和我打个招呼。
不是说什么三辞三让吗?
虽说都是演戏,但这么百姓在场,我到底是辞还是不辞啊?
另外,赵英男心里虽然已经做好了称帝的准备。
但总觉得,那是很久以后的事情。
就像后世许多人知道自己要结婚,但真的要结婚了,还是有些犹豫一样。
再说,当皇帝有什么好。
这天下永远都是烂摊子。
权臣,宦官,家事,国事……
看上去至高无上,实则暗藏无数的凶险与苦楚。
恐怕当了这个皇帝,以后再也没有安宁的日子。
赵英男在心里是拒绝的,自己有花不完的钱,还有无敌的实力。
遨游于这天地间,多爽。
不等赵英男多想,汤师爷上前几步,从先知婆婆手里接过玉玺。
扑通跪倒在地,大声道:“三军齐甲!”
“万民翘首。”
“大王若不正位,叫这百万将士,天下百姓,如何归心?”
“请大王顺应民心,登基称帝。”
说着,汤师爷重重的将头磕在泥土上,那毅然决然的身影。
仿佛赵英男不答应,他就不起来一样。
“请大王顺应民心,登基称帝!”凉王和众百官也齐声高呼。
上百万士兵和上百万百姓,也齐刷刷跪地拜倒:
“请大王顺应民心,登基称帝。”
赵英男愣了几秒,所有人都在等待他的回答。
汤师爷弄这么一出,也是看出了大王放荡不羁爱自由,受不了帝王的约束。
因此才如此逼宫。
但这不是为了天下百姓吗?
汤师爷聪明绝顶,他翻遍史书,也找不到一个像大王这样的人物。
文武双全。
心系百姓。
做事情又别具一格,不拘泥于世俗。
又有点神秘感。
崛起速度之快,也亘古未有!
这就是天意。
汤师爷想破脑袋也想不出,这天底下还有第二个人适合坐上这无上的宝座。
只有他。
赵英男。
只有这个人当上皇帝,治理天下,天底下的百姓才能过上长治久安的好日子。
换了任何一个人来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