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大唐气象 > 第293章 夺占两京,黄巢称帝

第293章 夺占两京,黄巢称帝(2 / 2)

僖宗没想到事已至此,他竟说得如此直白,只得应付差事的推托道:“你等先行,大军随后就到!”

十二月初一,张承范进至潼关,在城池周围的草丛中搜索到了躲藏起来的百余村民,逼迫他们往城上运送石头瓦块,以备防守之用。这两千来人,以及在潼关外设营的齐克让部都已断粮,军心沮丧,斗志全无。

当天,黄巢前锋抵达潼关。义军军旗遍布原野,望不到边际。

齐克让率军出战,义军稍稍退却。不久黄巢亲临一线,义军上下齐声呼喝,声震四方!

齐克让拼死力战,两军从午时一直战至黄昏,各自鸣金收兵。饥饿难耐的唐军大声鼓噪着焚毁营寨四散逃亡,齐克让只得退入关中。

潼关南侧有一条南北走向的深谷,平时禁止通行,主要用于征税,名唤“禁坑”,通过此坑可绕过潼关直抵长安。

因义军来得迅猛,唐军还没来得及在此布防,齐克让的溃军慌不择路闯入禁坑,坑中灌木丛生、荆棘密布,被溃军一夜之间踏成坦途。

张承范将粮车上的剩余干粮发给士卒,派人到朝廷告急:“臣离京已经六天,援兵未来一人,粮食不见一粒!刚到潼关贼寇已至,臣只得以两千之众对战六十万贼寇。城外齐克让所部已然溃败,散兵闯入禁坑。臣若失守,甘受刑戮;朝廷谋臣,颜面何存!”

“听闻陛下即将巡视西川(四川东部,治所成都),臣恐銮舆一动,天下即刻土崩瓦解!臣冒死直谏,愿陛下急调兵马援救潼关,高祖、太宗的事业或许仍可延续,臣即便战死也心甘情愿!”

十二月初二,义军猛攻潼关,张承范率军死战,城上箭矢用光就拿石头砸。潼关外有道天然形成的沟堑无法通行,义军驱赶千余平民将其填平。当晚,义军纵火焚烧城门。张承范让王师会带领八百人戍守禁坑,人还没到义军便已进入坑中。

在义军的前后夹击之下,潼关唐军崩溃。王师会自杀,张承范换装率领残部逃离。在野狐泉(陕西潼关县东北)遇到从奉天(陕西乾县)赶来的两千援军,衣衫褴褛的张承范顿足捶胸的说:“你们来晚了!”

此时博野(河北保定蠡县)、凤翔两军也已抵达渭桥,见到神策军中那些刚刚招募来的新兵,都穿着华丽温暖的皮衣,不禁勃然大怒:“你们凭什么穿成这样,却让我们受冻。”随即抢夺了他们的衣物,掉头去替义军充当向导。

义军攻陷潼关,进入华州(陕西渭南华州区)。与华州隔河而望的河中节度使(山西永济)王重荣畏惧义军势大,向降于黄巢。

十二月初四,可笑的一幕发生了!

朝廷居然给黄巢下诏,任命其为天平军节度使!

黄巢哂然一笑,置之不理。

十二月初五,田令孜听说黄巢入关,担心天子责备自己,便将兵败责任全部甩锅给了宰相卢携,将其贬为太子宾客,并推荐王徽、裴澈为相。当晚,卢携饮毒自尽。

朝中百官得知乱军已经入城,纷纷择路逃匿。田令孜率五百神策军护卫僖宗从金光门出城,身边只有少数亲王、嫔妃跟随,百官无人知晓。

申时(下午三点至五点),义军前锋柴存进入长安!

大唐金吾卫大将军张直方,带着来不及逃走的数十名文武大臣在灞上恭迎(西安市东白鹿原)黄巢。

但见黄巢端坐于用黄金装饰的肩舆上,神色从容面带微笑。身边一众将士散发披肩、红巾裹头,鲜衣怒马、甲骑如流,浩荡千里、络绎不绝。

长安居民夹道围观,尚让向他们大声喊话:“黄王起兵本为百姓,不会似李唐那样盘剥你们。你们无须恐慌,安居乐业即可!”

此时的黄巢志得意满!

谁能想到若干年前,四次考试名落孙山的落第秀才,如今会以主人身份重临长安、俾睨众生!

进入长安后,黄巢暂居于田令孜府第。

义军为盗以久,一路抢掠之下,个个腰缠万贯。刚入城时,他们见到穷苦人还会大方予以施舍。仅过了几天,强盗本性渐显,在城内杀人放火大肆抢劫,尤其是官吏,只要见到必会杀掉,黄巢制止不了索性听之任之。

十二月十一日,黄巢将长安城内的剩下的大唐宗室诛杀殆尽。

十二日,黄巢入宫;十三日,在含元殿登基,国号大齐,改年“金统”。

黄巢的亲密战友尚让出任太尉兼中书令,成为义军中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二号人物”。

又任命谋士赵璋为侍中;崔璆、杨希古为同平章事(宰相);大将孟楷、盖洪为左右仆射,知左右军事;费传古为枢密使;皮日休为翰林学士。

在大齐的这些新贵中,崔璆、杨希古均为唐时官员;皮日休是晚唐着名诗人,也曾官至太常博士。

关于皮日休为何效力于黄巢,历史上有很多版本,因非本章主线不再赘述。

十二月十八日,黄巢下令让长安城内幸存的中低级唐朝官员,找侍中赵璋报到,一律官复原职。

大唐宰相豆卢瑑、崔沆,左仆射于琮、右仆射刘邺等高官权贵,则被义军搜获斩杀。义军还刨了宰相卢携的坟,将他的尸身扔到大街上示众。

将作监郑綦、库部郎中郑系举家自杀。左金吾大将军张直方虽降于黄巢,却因私下收留逃匿的唐朝大臣,被黄巢发现处死。

僖宗逃出长安直奔兴元(陕西汉中),沿途诏令各地出兵,收复京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