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唐各路援军相续开进长安时,一向反应机敏、应对迅捷的黄巢此时却动静全无,躲在深宫中像曾经的僖宗一样过起了皇帝瘾。还不断派出使者,调发、征用河中(山西永济)赋税,前后多达数百人,让当地官吏、百姓苦不堪言。
这一行为激怒了归降不久的节度使王重荣,他向众人抱怨说:“我当时屈节归顺,只是为了防止军府蒙受祸端,而现在他们不仅变本加厉的索要钱物,还要从我这里征调兵员。照此下去我还能有什么指望,不如豁出去跟他们干算了!”
众人这些天也受够了大齐使者招来唤去的苦,齐声附和响应。他们随即杀掉黄巢所派使者,重新选择为大唐效忠。
黄巢立即派大将朱温、黄邺,分别自同(陕西渭南大荔县)、华(陕西渭南华州区)二州进发,前往攻打河中(山西永济)。王重荣率军阻击,将义军打得大败,俘获粮草物资四十余船。
看到义军战斗力不过如此,王重荣遂派人与王处存结盟,渡过黄河屯驻于渭北(西安以北,陕西铜川附近),伺机而动。
郑畋又出面联络原朔方节度使(治所宁夏灵武)唐弘夫、泾原节度使(治所甘肃泾川县)程宗楚,与二人约定共同征讨黄巢。
朔方、泾原两军都是西北边军,战斗力远超内地。黄巢仍想拉拢郑畋,委派将领王晖携诏书召见郑畋,被郑畋所杀。
中和元年(881年)正月二十八日,僖宗一行继续西行,抵达西川治所成都,结束了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活,安定下来。
西川节度使陈敬瑄是田令孜的亲哥——田令孜本姓陈,很小净身入宫,因被一田姓宦官收为义子,改姓田——卖大饼出身,田令孜掌权后将其调入神策军。后来,在田令孜的亲自安排下,取代崔安潜接任了西川节度使。
僖宗入川后,群臣相继赶来,南司、北衙合起来有了二百多人。各地贡赋也陆续运抵成都,小朝廷逐步恢复运转,征伐黄巢的诏令开始从成都不断发往各地,对大唐仍抱有希望的藩镇纷纷出兵勤王。
二月,朝廷恢复了郑畋的宰相职务,任命他兼任京城四面诸军行营都统。同时,加封淮南节度使高骈为东面都统;枢密使(宦官担任)杨复光为京西南面行营都监。
就在大唐调兵遣将之际,黄巢也没闲着。
三月初三,朱温攻陷邓州(河南邓州市),阻断了东南方向唐军勤王之路。
三月十三日,尚让、王播率五万军队进攻凤翔。
郑畋让唐弘夫于要路设伏,亲率数千人高张旗帜,在龙尾陂(陕西岐山东一处地势较高的土坡)列阵以待。
义军知道郑畋是个文臣,以为他不懂行军打仗,都很轻视,散漫的吵吵嚷嚷,全无队形可言。那阵势根本不像军队冲锋,倒如同无赖打架。
唐弘夫趁他们不备猛然发起攻击,义军猝不及防被打得大败,两万余人被杀,尸体遍布数十里。
这一战是长安沦陷后的关键一战,不仅彻底断绝了黄巢的西进念头,而且打破了义军不可战胜的谣言,振奋了唐军士气。
中晚唐时期武将地位崇高,个个飞扬跋扈。但令人蹊跷的是,每每遇到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殉节而死的往往是那些看似柔弱的文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