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西风最需巴结的,自然是自己的顶头上司、阴卒司那位凝婴境修士:李鸣波。
拜访了李鸣波后,他接着约见了其它司的几位组长级鬼将。
再就是与本组组员见面……
等等。
跑了一大轮后,他才算是真正就任了。
******
魏国首都平城。
皇宫。永安殿。
14岁的皇帝拓跋宏坐在龙椅上。
他的身后,垂挂着一道帘子。
帘子用竹、丝编织而成,镶着金边,异常精美。
帘子后面,隐隐约约端坐着一位头戴凤冠的中年妇人。
她是太皇太后冯氏。
她身后谥号为“文明太皇太后”,被后世公认为“史上最伟大女政治家”,排名在吕雉、武则天之前。
——那是后话。
冯氏是北燕皇族嫡系后人。
北燕被魏国覆灭后,其父冯朗投降,被皇帝拓跋焘任命为秦雍二州刺史。
拓跋焘发动全国灭佛运动时,冯朗被牵涉其中、获罪被杀。
冯朗家族被判财产充公、男子戍边、女子没入掖庭。
冯氏因此成为宫中一名倒便桶、刷尿盆的宫女。
应该说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冯氏在宫中偶然与亲姑姑冯昭仪相认。
冯昭仪正是那位冒着生命危险、帮助拓跋濬躲过宗爱谋害的皇奶奶。
有了这层恩情,拓跋濬登基、诛灭宗爱党羽后,冯昭仪被尊为太皇太妃,其侄女冯氏不久成为拓跋濬的皇后。
文成帝拓跋濬死后,12岁太子拓跋弘继位,是为献文帝。
冯氏被封为皇太后,时年24岁。
由于皇帝年幼,皇太后冯氏垂帘听政。
献文帝23岁时英年早逝。
之前,太子拓跋宏5岁时已受父皇禅让继位。
此时,35岁的冯氏辈分再高一辈,被尊为太皇太后,再次垂帘听政,控制朝局。
冯太后5岁被抄家没入掖庭做卑微宫女。
30年时间里,她由宫女变成皇后~太后~太皇太后,牢牢把持着皇室后宫。
——这是她的基本盘。
同时,20多年来,她经历了宗爱乱政、乙弗浑阴谋篡位、与朝中大臣合作斗争,甚至与儿子献文帝暗中较量,对朝堂派系角逐、争权夺利已经驾轻就熟。
冯氏身为汉族帝王之后,幼年历经生死磨难。后来得到身为皇帝昭仪的亲姑姑精心培育,熟读汉家典籍。
她对国事轻重缓急、天下大势走向,也有独到见解。
她的眼界之开阔、谋划之深远,远超当世所有人。
太皇太后冯氏决定悉心指导皇孙拓跋宏,将魏国由单纯的军国主义转向文治武统国家。
她不但要将鲜卑文化改造成汉家文化,而且,她还想将秦、汉以来的军功为本、世家辅国,改为考试选才、文武等贵。
她的理想极其丰满。至于能不能实现,希望全寄托在小皇帝拓跋宏身上。
……
魏国朝堂现实运作秩序是:皇帝拓跋宏认真听着大臣们的奏报,遇到疑惑、需要作出抉择时,便回头看向后边,得到提示后,才向大臣作出批复。
大臣们也都习惯了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