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将是说,界岭口和董家口同时被佯攻,再向西三十里,就是桃林口,青龙河谷的关城虽然有五千班军,但东虏可以展开大队进攻。”
宋伟点点头,“有可能,桃林口距离迁安县城不远,西边非我们防区,也不能疏忽,下令抚宁城后备兵力支援桃林口守军,你也带五千营兵去帮忙,给三屯营和京城发信,我们被东虏频繁袭扰,奴酋很可能会破关劫掠。”
副将喜滋滋而去,从城外休息的大军中划拉一卫,在战友羡慕的眼神中,兴奋向西而去。
宋伟看士兵的表情,眼神一亮,扭头看一眼关外,妈的,原来是确定山海大军是否在岗,要进攻喜峰口啊。
那…桃林口还真会被袭击。
宋伟又追加一条军令,让信使通知喜峰口秦翼明注意被大军偷袭,信使刚走,京城八百里传信一天一夜就来了。
放松双腿,适当娇喘两声?
哈哈,上位这比喻恰当,那我就能在桃林口干一架。
下令扔掉山海关将旗和营旗,佯装三屯营援兵,宋伟点起两万人,咱们去桃林口跟友军玩一把。
这时候已经是下午申时了,反正不远,连夜行军,运气好的话,应该能吃一口肥肉。
桃林口是蓟镇重要关隘,河谷风景很好,北齐时候就开始建关,戚继光当时在此处修建了六座敌台,但依旧没有关城。
桃林口关城在万历十八年才动工,是万里长城最晚的兵堡,历时十年完成。
青龙河绕关而过,向北是群山绵延的塞外,向西直通京畿。
有大河的长城关墙,均是水陆两重设防,与古北口差不多,关城分内外,还有瓮城,墙高三丈半,外城与长城主线连接,长达八里,比很多县城都大。
青龙河岸边两个兵营,设有水关,沿河六座敌台,跨河架桥相连。
因为建成时间晚,桃林口比很多关隘齐整,设施完好,平时驻军一个卫,家眷三万人,有管理军户的文衙,直属蓟镇经略衙门,三屯营到山海关的重要兵站中转。
宋伟骑马,他自己跑的很快,半路超越副将,子时就抵达桃林口,大军早上才能到。
东虏没有进攻,但也不会迟于明日,否则进攻东面就没有意义,班军都在边墙和敌台内,不多的火炮也推出来,准备大战一场。
宋伟与守将一商量,只要东虏进攻前大军来支援,他们就撤出边墙,让东虏进入关口,援兵在关城设伏。
军械锐利,辽西营兵战力也不错,诛杀几千人应该不难,可以立个大功。
这想法没达成,天色刚亮,三屯营传来顺天巡抚军令,全军严守边墙,山海守军退守关城南二十里,不得露面。
这军令稀里糊涂,若是以前,宋伟会认为自己被侮辱了,孙传庭担心山海守军抢功。
现在当然不会争功,宋伟隐约明白大军在调整布防,可能他们出现的时机不对,来早了。
一个时辰后,东虏依旧没有进攻,倒是西边来了一队骑士。
马士英从平谷到遵化、再到三屯营,最后到桃林口,一天两夜跑得腰酸背痛,听闻大军没有露面,对宋伟大赞,“宋总兵舍弃个人军功,国事为先,马某当禀告上位奖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