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显趁机再次抱住武太后,哭着说道:“母后,孩儿明白您的苦心,可孩儿真的不想离开您。求求母后,改变主意吧。”
武太后被李显这一番折腾,心力交瘁。她看着怀中的李显,心中五味杂陈。一方面,她心疼儿子的不舍与哀求;另一方面,她又深知让李显外出为官对他的重要性。
沉默良久,武太后缓缓说道:“显儿,你先起来。为娘再给你一些时间,让你好好想想。但你要明白,为娘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好。”
李显见母亲态度有所松动,心中一喜,连忙说道:“多谢母后。孩儿定会好好考虑,不辜负母后的期望。”
武太后看着李显,无奈地摇了摇头,说道:“你且回去吧,想好了再来告诉为娘。但时间紧迫,你不要拖延太久。”
李显行礼告退,心中却仍在盘算着如何才能让母亲彻底改变主意,留在京城。而武太后望着李显离去的背影,心中默默祈祷,希望儿子能早日明白她的苦心,接受这一安排,为自己的未来谋得一条安稳之路。
回到府邸后,李显将自己关在书房内,独自沉思。他深知母亲的决定并非一时冲动,想要改变绝非易事。但他实在不甘心离开京城这个权力的中心,他觉得自己的抱负尚未施展,一旦离开,便再难有机会。
亲信们得知此事后,纷纷前来探望。其中一位谋士皱着眉头说道:“殿下,太后心意已决,恐怕难以更改。但殿下若就此离去,之前的努力便付诸东流。依在下之见,殿下不妨先假意答应,到了地方后,再寻找机会回到京城。”
李显微微点头,若有所思地说:“你所言虽有道理,但母亲何等聪慧,若被她察觉,恐怕后果不堪设想。”
另一位亲信则说道:“殿下,不如我们从长计议。或许可以让朝中与殿下交好的大臣们联名上书,恳请太后收回成命。说不定太后会看在众人的面子上,改变主意。”
李显眼睛一亮,说道:“此计可行。只是,不知有多少大臣愿意为我出面。如今朝堂局势复杂,众人都在观望,恐怕不愿轻易得罪太后。”
谋士沉思片刻后说道:“殿下,我们可以先私下联络那些与殿下关系密切且立场坚定的大臣,让他们在朝堂上试探太后的态度。若太后态度有所缓和,再让其他人联名上书,如此或许能增加成功的几率。”
李显深以为然,立刻吩咐亲信们按照此计行事。然而,他心中仍充满担忧,不知这一系列的谋划能否改变母亲的决定,让他留在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