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海命宫之中。
开天斧、混沌珠、青莲相皆悬浮半空,绽放璀璨光芒。
而在三件神物中心,是铭刻无尽道纹,道韵冲天的造化玉石。
此时的造化玉石,已然尘尽光生。
本硕大的玉石更加凝练,如一枚小巧的玉碟,周身演化诸多景象。
而最为显着的,则是那映照而出的四个大字。
万法天道!
“明悟世间三千法,我自成道化天来”
随着心中涌现阵阵感悟,苏长卿眼中光芒不断闪过。
天生的帝兵,终于在天地初成的今日,孕育出了专属于他的功法。
而这功法的恐怖程度,远超武祖、道尊、青莲等传承。
或者说,其他传承,只是修自其他人。
而这万法天道,才是独属于他自身,甚至无法传承下去的唯一之道!
在神法境,一般修士需要明悟自身的路,且触碰法则,构建领域,这一步便算完成了。
但苏长卿的法,却是万法之路!
其他人只需要参悟一种法则,便可走到巅峰。
而苏长卿若是修炼此道,却需要修炼世间完整的三千法则!
这恐怖的难度,是他人千倍万倍。
所需要耗费的时间和心血,更是难以想象。
可同样。
一旦苏长卿把此路走通,那他的上限将超越所有人!
甚至苍炎大陆的境界,规则,他都将重新定义。
这功法.完全是在培养新生的天道!
待得三千法则凝聚,有体内完整世界为根基。
那苏长卿体内的世界,将会成为一方完全不逊色苍炎大陆的天地!
“三千法则.”
苏长卿面露沉思,目光看向造化玉碟。
其实在确定自身的路之后,他早已有了心理准备。
一方完整的世界,自当要具备完善的法则。
而修习三千道法,这是避不开的一点。
不过让他诧异的是,造化玉碟的作用。
造化玉碟,可记录天地间的任何法则,并自行交织演化,成长。
而且,凡是苏长卿所传之道,只要有人修行,便会助力法则快速成型。
换句话说,自今日之后,苏长卿所传的‘法’,将不再是苍炎大陆的‘法’。
而是自己世界,以造化玉碟演化而出,独属于他的‘道’。
这是一条全新的,独立于苍炎大陆之外的道法。
而只要修行此等道法,那便相当于是苏长卿‘世界’的生灵。
并且,修行‘新法’的生灵,其修炼途中的修行、参悟,都会被造化玉碟记录。
而后,造化玉碟会根据无数修行‘新法’之人的感悟,向着更强的层次蜕变。
这就相当于,造化玉碟是一个算力无比恐怖的机器。
凡是修炼‘祂’衍生出来的道法的生灵,都会助力其成长。
修炼的生灵越多,造化玉碟便会越强。
直到最后,造化玉碟会成长到堪比一方天道的恐怖程度。
想到这,苏长卿眼中涌现阵阵明悟,和一股无言的愤怒。
“原来.天道,不是我的‘路’,而是造化玉碟的‘道’!”
“我最终的‘道’是救世,是身化天地!”
造化玉碟,不如说是天道胚胎。
这东西的出现,就是给苏长卿体内孕育的天地所准备的。
就算最后苏长卿身死,他体内的天地也不会絮乱。
造化玉碟会顺利接管,最终成为天道!
“痴心妄想!”
苏长卿眼中涌现怒意,“算计我的身躯,利用我的天地。”
“现如今居然连我身死之后,用来接管的‘天道’都准备好了。”
“这是料定我会走救世一途?”
“你凭什么认为我会这样做!”
苏长卿心中没来由的涌现无尽怒火。
他的确选择了救世,可却并未打算牺牲自身,而成全所有人。
这天下不配,域外生灵更与他无关!
他并未对不起任何人,凭什么要背负这天大的因果?
“我不知你是谁,但你想的似乎太完美了些。”
苏长卿仰望苍穹,寒声低喃,“造化玉碟用来接替我?”
“若我不愿,祂不过是一件替我修炼的工具罢了。”
造化玉碟再强,也不过一件具备灵性死物。
最终的一切决断,还需要苏长卿自己来。
若他不愿,那造化玉碟就相当于一件为他打工的器具。
自行推演万法,管理天地,完善法则
这完全是在替苏长卿修炼。
他不需要辛苦的去修习万法,也不需要把万法走到尽头。
他唯一要做的是传道天下!
“做鸿钧?成道祖?”
记忆中涌现的熟悉感,让苏长卿无声笑了笑。
传道天下,以天下生灵修行之感悟,完善自身天道。
这是利己利他的泼天功德,他没有拒绝的道理。
只要他不迈出那身化天地的最后一步,造化玉碟只能是助他修行的帝兵,而无法成为天道!
“我倒要看看,如此笃定的你,日后如何改变我的想法。”
苏长卿深吸一口,按下了心中怒火。
有了这万法天道,他日后的路就很清晰了。
称宗做祖,传道天下。
完善自身法则的同时,‘时、空’构建的天地道图,也会不断演化,令天地不断扩张、完美。
然而,这一路却并不好走。
苍炎大陆道统无数,传承悠久。
哪怕是那些散修,各自也都有属于自身的传承。
在这样情况下的‘新法’,会极难受到认可。
更大的可能,新法会受到所有人抵制,让苏长卿自身走到比举世皆敌还要严峻的地步。
“便是没有他人感悟,凭我自身也可走到巅峰!”
苏长卿眼中露出坚定之色,开始细细感悟自身变化。
以及,那衍生的新法。
……
玄清宗内的苏长卿,正在经历此生重大的蜕变。
他在闭关梳理融合的时空,参悟未来要走之路。
而在此期间,中州文坛盛会,在无数人的瞩目中,已然开启。
中州,文帝雕塑前。
一座浮空而起的巨大道台,占据几乎半座城市。
数之不尽的儒修,以及文坛众人汇聚一方,见证此盛世的开启。
虽然这一世儒道不曾分得大势,但诸多儒修依旧十分重视。
他们明白,分裂的儒道,会在此次盛会后统一!
日后儒道要去往何方,他们日后何去何从,都将在这里找到答案。
不过显然,如今朝堂一脉占据着绝对的优势!
文台前方,圣学院和大儒一脉相对而坐。
在大量儒修学子入台之时,沐蕴缓缓走至台前。
他看向圣学院方向的灵思,语气淡淡,却满含讥讽的道:
“看来圣学院推出的人,便是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