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宣德炉通体呈紫红色,色泽温润如玉,宝光内敛,珠光外现。从胎质来看,这个香炉铜质纯净细腻,有一种似玉石般的质感。这一点和清代那个炉子一比更是高下立现。
在文玩收藏领域,宣德炉这个领域是一个大坑,甚至可以说是天坑。
按照历史记载,宣德炉应该是由明宣宗朱瞻基下旨,在大明宣德三年用缅甸进贡的“风磨铜”为原料,参照皇府内藏的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名瓷器的款式,及《宣和博古图录》《考古图》等史籍设计制作的铜香炉。
这批香炉用料极为精良,可以说是不惜成本,当年只制作了3000个。其中一部分用来赏赐勋贵,一部分放在古刹名寺烧香祈福,还有一部分皇家自用。
铜铸香炉的技术并不复杂,宣德炉因其审美上的追求,很多款式都没有繁复的花纹,这更是降低了仿造的门槛。此炉名声大噪后,后世很多人开始仿制这种香炉以牟利,甚至皇家也都开始重新仿制这种香炉,并且无一例外都要在底部打上“宣德”的款。时至今日,人们已经没法百分之百确定到底哪个香炉是真正的宣德三年制作的那批了。谁也不敢说手里的炉子是真正的宣德炉,只能是根据种种特征进行推测,认为这个应该差不多。
黄瑾熙对新得的这个香炉是爱不释手,她认为这个香炉任谁来看,说是真正的宣德炉也没人能提出反驳意见。就算不是宣德三年的那批,也绝对是明代时做工极其精美的香炉。
有了这个宣德炉,原来的那个清代的宣德炉就被黄瑾熙收起来了。平时她便总用这个宣德炉来焚香。
尉迟宣看香饼虽然基本烧完了,但还有一缕香烟,屋子里淡淡的桂花檀香味道,甚是好闻,说明这香烧完没多久。尉迟宣又跑去健身房,果然黄瑾熙在这里,和杨欢欢都穿着瑜伽服在拉伸。尉迟宣赶紧叫着她回了房间。
黄瑾熙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还准备去冲洗一下,尉迟宣便说道:
“别讲究那么多了,你出的是香汗,我倒是喜欢闻呢。先别洗了,我有急事,你先看看这个。”
于是尉迟宣把书拿出来,放在黄花梨大书桌上。又拿出酒精湿巾,想给这死人身上的书消毒,可又怕酒精搞坏了书。思前想后又拿出两双手套。
黄瑾熙听话没去洗澡,便拿了条毛巾擦汗。抬头在看尉迟宣搞来搞去,一头雾水,便问道:
“你在那搞什么呢?一本书你怎么好像还挺怕它似的?”
尉迟宣撇了撇嘴,说道:
“我说这书的来历,你敢看吗?”
“有什么不敢的。”
于是尉迟宣便把昨天晚上得到此书的经历讲了一遍。
说到死人尸体成堆,被啃的乱七八糟时,黄瑾熙多少还有一些害怕。可一看这本书,黄瑾熙注意力就全被吸引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