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人的身体机制进化远远跟不上社会科技的进化。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没有跟随高速进化的社会而变化的,便是人心。
人心也是几千年来毫无变化,一两百年时间还远不足以使人心产生质的改变。
时至今日,皇帝的教科书《资治通鉴》仍然是大企业家、大领导管理属下的枕中秘宝。
无论是老子、孔子、孟子还是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乔达摩悉达多,他们对人性特点的阐述,时至今日仍然令人拍案叫绝、醍醐灌顶。
现在在明尚小区大门口堵着的灾民,和当年在八里台村村口堵着的那些流民本质上完全一样,毫无二致。应该怎么应对这些灾民?明尚小区内部果然也发生了分歧。
有很大一部分人认为外面这些人太可怜了,应该管、必须管、一定管。这些人一天天四处串联。用人性、用同胞、用骨肉情等等等等说法去说服更多的人支持自己的决定和决策。慢慢的持这种观点的人居然也越来越多起来。并且,这些人还会偷偷往里带人,把外面的人引进来。陆斌的压力非常大。
每当不下雨,天气好些时,尉迟宣也会带着美女们出去放放风,溜达溜达,打打球,运动一下。自然大家也就看到了堵在小区门口的那些要求进入小区居住的灾民。
陆斌也和尉迟宣汇报了现在面临灾民聚集的情况,相当犯愁。
尉迟宣也有着一定的敏锐性,想了想便开了个会,让大家都谈谈,认为怎么对待这些难民会合适一些。
尉迟宣让大家畅所欲言,想说啥说啥。他估计,肯定这帮女孩会同情心泛滥。而来自欧洲,受到欧洲文化影响的霍苏璃,肯定会比较圣母心。
果然,不出所料,霍苏璃真的是最为圣母的一个。尉迟宣话音一落,她几乎是迫不及待地站出来发表意见了。
她认为:必须积极接纳这些难民。
在霍苏璃的观念里,灾难面前人类都是一体的,大家应该共度难关。霍苏璃强调:宣哥已经收集了海量物资,吃喝用度啥都不缺,怎么可以看着外面那么多灾民却无动于衷?
霍苏璃虽然不算是纯正的基督教徒,但也受到博爱的影响。
在霍苏璃的引导下,不少女孩都觉得应该帮助灾民,有的甚至滴下了热泪。
尉迟宣对这个观点嗤之以鼻。他揶揄道:
“当年英国德国都招了不少从中东过去的难民移民,这些难民的同宗国家都不要他们,都跑到德国去,跑到英国去,那么这些难民给英国德国带去了什么呢?这些故事你不应该不知道吧?”
尉迟宣讲的是若干年前的一段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