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暗斗(1 / 2)

尽管于飞心中觉得自己距离真相越来越近,但接下来高祥所说一番话,让他原本逐渐清晰的思路瞬间又变得模糊起来。

“官家育有三十多个儿子,这其中成年的有二十五人。在这些皇子当中,官家对三子赵楷格外青睐有加。但赵桓作为官家嫡长子,在继承皇位这件事情上,具有法理上的绝对优先权。”

高祥顿了顿,接着说道:“虽然赵楷才华横溢,深得官家欢心,但他生母是懿肃贵妃王氏,并非嫡子也非长子。所以,从传统礼法制度来看,他缺乏挑战嫡长子继承制的合法性。”

说到这里,高祥稍稍加重了语气:“在这种情况下,除非赵桓犯下极其严重的过错,否则官家是很难轻易废除长子而立赵楷为太子的。因此,你千万不要胡乱猜测,以免给自己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于飞双眉紧蹙,沉默不语,这些事情与他生活环境实在相差甚远。若不是偶然结识了赵楷,他恐怕根本不会去费神思考这些问题。

于飞继续与高祥交谈,从高祥口中得知,赵楷本人对于皇位似乎并没有太多兴趣。相反,他将更多精力都倾注在了文学艺术上。

尤其是在中了状元之后,赵楷主动向徽宗坦白了自己的真实身份,这种行为无疑展现出他对功名的淡泊态度。

于飞猜测,徽宗朝初期,党争现象颇为严重,皇子之间权力斗争相对而言并不那么引人注目。

徽宗本人似乎更注重个人享乐和艺术创作,对于朝政管理显得有些松散。他纵容蔡京等权臣专权,使得朝廷局势变得愈发混乱不堪。

在这样背景下,皇子之间的矛盾被掩盖在更为广泛的政治腐败和外部威胁之下。

尽管徽宗对赵楷偏爱曾经一度引发外界种种猜测,但由于受到礼法制度限制,再加上赵楷本人选择以及外部危机影响,皇子们之间并未发生公开的争储事件。

“未公开争储不一定没有争斗,暗中争斗肯定是存在的,除非赵楷是个圣人,否则不可能。”于飞在听完高祥解说后,心中不禁涌起这样的念头。

高祥见于飞依旧是一副沉思模样,不禁笑道:“你这小子,不把事情给你彻底讲透,你是不死心的。”

于飞闻言,赶忙抬起头,目光紧盯着高祥,等待他继续说下去。

高祥顿了顿,接着说道:“我只告诉你一件事,如果官家真的考虑赵楷,那就不会让他到乙字营历练,会直接安排他到酸枣门外甲字营历练。这其中内情,明眼人一看便知。”

于飞想起清朝时期的九王夺嫡事件,那可是一场惊心动魄的皇位争夺战。当时,康熙皇帝众多儿子们为了争夺皇位,明争暗斗,无所不用其极。

如今,这宋朝宫廷之中,难道也在上演着类似的一幕吗?于飞越想越觉得事情远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

帝王心术,岂是一般人能够轻易猜测得到的!如果徽宗真的没有改储想法,又怎会让其他皇子去沾染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