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步也有说法,丹道无论内外,都有类似“阴阳互济”“捉坎填离”之论。以真火煅烧,以明石乳淬炼,也是这个意思。
程振这般外炼丹种,乃是不及消耗全力催动窍穴气海中所有真火,所耗甚大。单以玄光修士自身法力无法支撑长久,而偏偏自开始结丹,修士便不可吸纳天地杂气,否则便炼不出无暇金丹。
此时便要依仗那一气芝来补足修士法力了,一气芝虽是木属,但自身蕴含的却是精纯的生机,没有属性之别,正是此时补益修士法力最好的宝物。
那差一步便可化为芝祖的一气芝此时早被程振抓在手中,正是靠着一气芝提供的精气,程振方才能够全力维持真火不断熬炼玄种。
就这般,足足过了两日夜,终于将那玄种炼得内外纯粹如琉璃,再没有一点不谐之处,程振方才缓缓收了真火入窍,只留一粒丹种悬浮在身前。
程振注视着眼前丹种,当真是圆坨坨,光灼灼,光洁明净却将周遭场景都能映照其上。名为丹种,其实称其为金丹也未尝不可。
金性不朽,丹性圆满。见到眼前之物,方知金丹为何叫金丹。
不过,程振并没有被其完美外表所惑。眼前这金丹虽外表圆满,却非是成品。其毕竟只是一枚外丹,仍是一粒丹种。只有将之吞入腹中,借此丹种将自身精气神相合复返先天太乙,那时方才所得上是真正功成。
不是说修士将眼前的金丹吞入腹中,存留在气海或是他处,便是金丹境界的修士了,并非如此。金丹境界,指的是修士自身精气神圆融完满,便如眼前金丹一般。
之所以要先炼外丹,其实是为了让修士有所寄托,能够明了方向,否则心神散乱,根本无法统合精气神。这里又是在借假修真了。借有形有质之假金丹,炼无形无质之真金丹!
若是有人曲解其意,以假为真,以真为虚,便是误入歧途。
真金丹究竟何物?却不就是修士自身吗?
想到此处,程振拈起金丹将之吞入腹中。
说来奇妙,这枚在外间看着圆坨坨光灼灼的,实在到不能再真实的金丹,一入程振腹中,却立时无踪。
也不能说无踪,程振分明是能够感受到其存在的。然而,这金丹却又不在身体任何一处。
此时的金丹大约是介于虚实之间,修士无法真个在身体中找到这么一枚龙眼大小的金丹,却又能清新感到金丹在体内四肢百骸,窍穴气海中跳动游走。
其中玄奇,只有修士自己能体会,无法言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