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讲座(2 / 2)

记住,是每个星期都能卖那么多,不是一个月,更不是一年。而这些漫画全部都是我自己写剧本,自己设计人物形象;

台下有几人能做到?”

见台下的声音已经几不可闻。

周知这才又说道:“原本今天是想和大家分享网络这个已经在米国得到应用,而在我们国家却还只有极少部分人才知道的未来科技。

但现在,台下有很多医学生,我就先说一说未来的医疗;当然,这都是我幻想的。”

周知看了眼手表,自己的第一堂课,已经过了十分钟;

笑着说道:“我们先展望一下大家最熟悉的手术刀。”

台下的学生又开始低声嗡嗡。

“手术刀有什么好说的,是不是大家都这么认为?如果这把手术刀在开刀的同时,就能将一些毛细血管止血……。”

周知科普了一下后世的电刀,引起了下面的一片惊叹声。

接着说道:“是不是很先进?但是,这种手术刀在五十年前就已经展开了运用。”

没理会细小的嗡嗡声,周知继续说道:“现在,我们来想象一种术式。目前,冠状动脉的分支闭塞;

现有的治疗手段除了药物保守治疗,就是开胸做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也就是俗称的搭桥手术,对吧?”

台下好多学生都在点头。

周知接着说道:“说句不好听的话,各位毕业后从事相关医疗工作至少需要十年的经历,你们的上级医师,才会让你们去主刀一个开胸手术。”

台下很多学生又在点头,还有人大喊,“就算十年,也不一定让你主刀开胸手术。”

周知笑了笑说道:“如果有一种新的术式,在手腕部的桡动脉处进行局部麻醉后穿刺;

将导管沿着桡动脉、肱动脉、主动脉等血管路径,一直送到冠状动脉开口处。

通过导管向冠状动脉内注入造影剂,……。

最后,我们就可以不用开胸,只需要短短半小时,就能让一名心梗病人闭塞的分支血管重新恢复供血。

并且这种术式不需要你有十年以上的相关经历,或许两到三年就可以。”

台下的学生听得呆了,一个二十五六岁的青年激动的挤到台下问道:“周老师,这种术式是你在国外的医疗期刊杂志上看到的吗?真的有这种术式吗?”

周知摇摇头说道:“不,我从不看医疗期刊杂志,我只是一个科幻小说作家,在我想象中,觉得这个办法是有用的,只是需要解决一些问题。”

周知他爷爷在疫情期间去放支架,只能周榆生去陪同,其他人一概不得出门;

周知很是担心,在网上找了不少的资料研究过,才能将这个术式说的那么清楚;

要是让他再说个术式出来,他就要抓瞎了。

那男青年有些丧气,但就蹲在了原地,准备继续听听这个科幻作家,还能想出些什么新术式出来。

周知却转了话题,说道:“在遇到一些疑难杂症时,我们通常会进行专家会诊;

但是专家们身居天南海北,等专家赶到,患者说不定早就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那有没有一种可能?我们通过视频接入的方式,将远在沪城、京城、甚至国外的专家聚集在一起,对一名患者进行会诊?”

众人似乎抓住了什么,又似乎更迷茫了。

周知笑道:“大家都看过<小灵通漫游未来>吧?里面不是有一种半导体电视电话机吗?

那个东西改造一下,不就能实现远程会诊了吗?那么支持远程会诊的基础,就是我今天要给大家讲的网络。”

终于讲到正题了。

在一旁旁听的几位作者和杂志社工作人员,都长长舒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