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们提起秦风,无不交口称赞,感激涕零。
有人说秦王府带头修缮城防,让他们晚上睡觉都踏实了。
有人说秦王府疏通了水渠,解决了城西多年的积水问题。
甚至还有人说,秦王府给贫困人家提供了在作坊工作的机会,让他们能养家糊口。
张守忠试图引导他们说出不满,却屡屡碰壁。
百姓们要么警惕地看着他,要么直接反问他是不是妒忌秦王殿下。
这让张守忠感到无比的挫败。
这秦风,收买人心的手段,竟然如此高明?
他不信邪,又将目标转向了边关城的主要商户代表。
特别是那些经营丝绸、茶叶等传统行业的商人。
他认为这些人,最有可能因为秦风的新兴贸易而受到冲击,心生不满。
驿馆内,张守忠召集了十余名商户代表。
为首的,正是香风阁的掌柜之一,崔岩。
“诸位掌柜,本官今日请大家来,是想了解一下边关城的商贸情况。”
张守忠端起茶杯,呷了一口,慢条斯理地说道。
“听闻秦王殿下在此推行新政,不知对诸位的生意,可有影响啊?”
崔岩闻言,立刻露出一副“苦不堪言”的表情,率先开口。
“哎呦喂,钦差大人,您可算是问到点子上了!”
“您是不知道啊,以前咱们这生意,那叫一个难做!”
崔岩开始大倒苦水,唾沫横飞。
“苛捐杂税多如牛毛,三天两头有官差上门打秋风!”
“城外还有盗匪横行,运点货都提心吊胆的!”
“自从秦王殿下……”
崔岩话锋一转,脸上立刻堆满了笑容。
“自从秦王殿下来了之后,那可真是……拨云见日,焕然一新啊!”
“王爷不仅减免了各种杂税,还派兵剿匪,严整吏治,统一了市场规矩!”
“现在啊,咱们做生意,心里踏实多了!”
其他商户代表也纷纷附和。
“是啊是啊,崔掌柜说得对!”
“以前咱们赚点辛苦钱,大半都交了苛捐杂税,现在好了,负担轻多了!”
“王爷还鼓励咱们和漠北通商,虽然那香皂、白糖生意红火。”
“但也带动了咱们的原料、运输、客栈生意,大家都有钱赚!”
一个看起来颇为富态的丝绸商人,甚至激动地站了起来。
“钦差大人,您是不知道,我们商会为了感谢王爷的恩德,还特意凑钱给王爷立了块功德碑呢!”
“对对对,还有万民伞!家家户户都感念王爷的恩情!”
崔岩在一旁补充道,脸上洋溢着“真挚”的感激。
张守忠看着这群商人拙劣的表演,气得差点把茶杯捏碎。
功德碑?万民伞?
这秦风,还真把自己当成救世主了?
他强压下怒火,又将目光投向了负责市场管理的衙门和税收记录。
他就不信,这秦风能把所有方面都做得天衣无缝!
然而,当他看到那些清晰透明的税收账目时,再次失望了。
税率不仅不高,甚至比朝廷规定的标准还要低一些。
账目上清楚地显示,收上来的税款,绝大部分都用于城防建设、官员俸禄以及公共设施的维护。
几乎没有流入秦王府私库的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