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都汝阳王府,金碧辉煌的大厅内,汝阳王和王保保相对而坐,两人面色凝重,仿佛正在商议着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
王保保打破沉默,语气有些沉重地说道:“父王,张无忌已经在北平城登基称帝,建立了大明王朝,敏敏也被立为皇后,而您的外孙张昊更是被立为太子。”
汝阳王听闻此言,不禁感叹一声,他心中暗自思忖,这个张无忌虽然出身低微,但却有着非凡的才能和野心,如今终于打下了中原的江山,成为了一国之君。
“哼,敏敏总算没有看错人。”
汝阳王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欣慰,他对自己的女儿还是很有信心的,相信她的眼光不会差。
王保保见状,接着问道:“父王,接下来我们是否应该派出使者,恭贺妹夫一家开国建立大明呢?”
汝阳王沉思片刻,缓缓说道:“此事还需从长计议,毕竟我们北元与张无忌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不能轻易表态。”
北元皇帝爱猷识理答腊端坐在皇宫的龙椅之上,面色阴沉地看着手中的密报。
这份密报详细地描述了汝阳王父子的所作所为,让他心中的不满愈发强烈。
爱猷识理答腊深知汝阳王手握重兵,在朝中势力庞大。
尽管他对汝阳王父子的行为感到愤怒,但却不敢轻易动手。
毕竟,汝阳王的军队是北元的重要支柱,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引发内乱。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爱猷识理答腊对汝阳王父子的忍耐已经到达了极限。
他们之间的矛盾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彼此之间的信任也早已荡然无存。
爱猷识理答腊暗自思忖着,如果有一天能够找到合适的机会,一定要让汝阳王父子为他们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
但在此之前,他还需要忍耐,等待那个最佳的时机到来。
北元皇宫,金銮殿内,朝臣们肃立两旁,气氛凝重而压抑。
爱猷识理答腊端坐在龙椅之上,目光如炬,扫视着殿内的群臣。
手指轻轻敲击着龙椅扶手,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片刻的沉默后,礼部尚书出列,躬身奏道:“陛下,大明皇帝张无忌已在北平登基,建立大明王朝,且立王月敏为皇后,张昊为太子。
此事已传遍天下,我北元作为大明的附属国,是否应派出使者前往北平,以示恭贺?”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议论纷纷。
有大臣附和道:“陛下,礼不可废。既然我北元已臣服于大明,自当遵循礼仪,派出使者,以示诚意。”
然而,兵部尚书却冷哼一声,反驳道:“陛下,张无忌虽登基称帝,但其出身低微,且与我北元素有嫌隙。
若贸然派出使者,恐有损我北元威严。
臣以为,此事需慎重考虑。”
爱猷识理答腊微微点头,目光转向汝阳王,淡淡问道:“汝阳王,你对此事有何看法?”
汝阳王缓步出列,躬身行礼,沉声道:“陛下,张无忌虽出身寒微,但其才能非凡,如今已一统中原,建立大明。
我北元既已臣服,自当遵循礼仪,派出使者。
此举不仅可示我北元诚意,亦可借此机会,探明大明虚实,为我北元未来谋划。”
爱猷识理答腊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
他沉吟片刻,缓缓说道:“汝阳王所言有理。
然则,此事关系重大,需谨慎行事。
礼部尚书,你即刻拟定使者名单,择日启程前往北平。
务必要让大明皇帝感受到我北元的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