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带着系统穿历史 > 第二十七章 初级增收果实 1

第二十七章 初级增收果实 1(1 / 2)

何玄走到了自己办公的地方,小墩里面的第二号人物张黑子来了。

张黑子面容黝黑了不少,他站直了身躯,面容肃穆的说道:“何头儿,我这十多天来,一直在训练这些新兵,头儿要去看看吗?”,他满怀热诚的想着,自己这么十多天一直玩命的操练这些新兵,非常有成果!

他张黑子现在,可不再是夜不收。没有干劲。混吃等死。张黑子!

而成了小旗。超有干劲。热情满满。张黑子!

“看你训练的新兵吗?”何玄点了点头,前十多天自己收割了这些新兵的负面情绪值,现在理应再去收割一次了。

正在此时,却见手底下的人员之一的张通,上气不接下气的跑了进来:“头儿,头儿,不好了,不好了。”

“什么事这么惊惶?”何玄问道。

“头儿,闹蝗了!”

“什么!”一旁的张黑子,都不由的面色一白,显然吓到了。

何玄一开始,还没有什么反应。

闹蝗?

不就是蝗虫吗?有什么可怕的。

等等,好像在历史上,蝗虫相当的可怕。

蝗灾,是指蝗虫引起的灾变。一旦发生蝗灾,大量的蝗虫会吞食禾田,使农产品完全遭到破坏,引发严重的经济损失以致因粮食短缺而发生饥荒。蝗虫趋水喜洼,蝗灾往往和严重旱灾相伴而生,由干旱地方成群迁往低洼易涝地方。有所谓“旱极而蝗”、“久旱必有蝗”之说。

中国古代对蝗虫认知不多,故有“蝗神”的说法,又有“蝗鱼(虾)互化”之说,如:宋代陆佃的《埤雅》:“或曰蝗即鱼卵所化”。潘自牧的《记纂渊海》:“有蝗化为鱼虾”。李昉《太平御览》〈虾门〉记载:“蝗虫飞入海,化为鱼虾。”。李苏《见物》记载:“旱涸则鱼、虾子化蝗,故多鱼兆丰年。”。

每一次蝗灾,赤地千里。

无数百姓,没有吃的,最终要不就饿死,要不就造反。

何玄这才算明白了,为什么张黑子和张通两人,都吓成了这样:“蝗灾啊蝗灾。”

接着,扫过了手底上初级增收果实的介绍,上面是这么介绍的:“可以在某个地方划点,让这个地方的不缺水,风调雨顺,粮食增收到达五成之多。范围大约等于一千亩的田地。使用时限为五年,超过五年,自动失效。售价为负面情绪值500点。”

也许,这果实可以抵挡得了蝗灾!

何玄挥了挥手,让张黑子和张通两人退了出去之后,心中意念一动:“兑换,初级增收果实。”

接着,在手中出现了一个金黄色的果实,大约也就是龙眼般的大小,居然还隐隐有一股子的香味,仔细看的话,会发现这果实上面画着水稻的模样,还写了增收二个字。

“这玩意怎么使用?”何玄也不由的一怔。

“使用方法很简单,初级增收果实,可以分割成等大的十份。而只要把其中的一份埋在土里面,以这一份为圆心,五年之内,风调雨顺,覆盖的范围是周边的一百亩地。”系统给出了提示。

“原来如此。”何玄想了想,这事儿其实挺简单的。第二天就找来了负责农田这一块的人问,很快确定了青山墩本身,一共有五百亩地,但是由于人数不够,大部分都荒凉了。

当然,关外这里,地广人稀。

何玄叫了些人,去占领了一些无主的土地,再把这些土地划为十份,每一百亩为一份,再把初级增收果实割裂的十份,一一的埋了下去,接下来就等初级增收果实的增收了。

接下来,就等初级增收果实的成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