箫凡最后遥望一眼剑阁所在,摇摇头苦笑,自剑痴一番话后,箫凡开始对力量的产生无尽渴望,这一念想一萌发便一发不可收拾。
箫凡捏紧拳头暗道:“力量,我需要力量,我该从何处得到力量?”
少年坚定而又迷茫的离开剑阁。
……
于此同时,南宋小村内溪林正向村童们上最后一课作道别,村童都红着眼围在溪林身旁。溪林笑着依次轻抚过每个孩提。讲完最后几个字后,没收拾什么,卷起书卷随意插在腰间走向村外。望向北方,那是唐国所在。
……
箫凡离开剑阁后没有回长安去寻蔡叔,箫凡不知长安所在,也不想去长安。正午十分箫凡离开太白山脉,顺着道路走至黄昏时分,才看见第一个村落。
黄昏的村子很是安静,几缕炊烟袅袅升起,箫凡走到村口,一条大黄狗朝箫凡狂吠几声。
一把苍老的声音传来:“大黄,回来。”
不远处,一位老人拄着拐杖拖着长长的影子缓缓走来,走到箫凡身边,眯着浑浊发黄的眼睛望着箫凡。
老人:“少年,你从剑阁而来吧。”
箫凡点点头后又摇摇头。
老人摇摇头:“少年你看这天。”
箫凡疑惑的望去,却是不觉有什么。
老人叹道:“这天要黑了,我们都饿了,大黄也是,我们便要吃饭。天黑了,我们会饿;天亮了,我们会饿,日子终究是要过下去的,少年,饿吗?”
箫凡猛地清醒过来,想要说什么却是被老人摆摆手打断了。
老人:“跟我来吧。”
老人拄着拐杖走了,大黄狗欢快的围着老人打着圈圈,箫凡若有所思,跟着老人。
老人住在离村口不远处的一间茅草屋,老人引少年进入屋内,点一支蜡烛,老人招呼少年坐下,掀开桌上的麻布,桌上有一碗窝窝头,一小碟咸菜。
老人把拐杖放在一旁靠着,坐下,拿起一个窝窝头直接放入嘴中。
“人老了,这咸菜也吃不出味儿了,少年你吃吧,这咸菜的做法还是我爷爷传授给我的,那时我们还住在南方那宋国,记得那会儿爷爷还是一个宋国的一个小官,日子过得倒也不错。”
老人说着哽咽起来,箫凡沉默的听着,好一会儿老人继续道:
“记得后来我娶妻了,生了一个大胖小子。记得那时我和爷爷可高兴了,后来爷爷病了,不久后就死了,是了,我打小便是没了父母。我靠着爷爷留下来的一点积蓄,做了点小本生意,后来还算经营的不错,后来那傻小子长大了,他说他要去修炼,他喜欢剑,便独自去了剑阁,然后就再也没消息了。
再后来生意大了,却是得罪了不少人,被人陷害,我带着妻子连夜逃了出来,最后来到了这剑阁外的小村子落脚,翠儿却是遭不住,在来到小村不久后就离开了。少年若是你以后遇着那小子,记得让他回来看看他母亲。”
箫凡点头。
老人:“差点忘了,那傻小子叫秋阳,莫秋阳。”
箫凡:“莫爷爷,你放心吧,如果我遇到,一定将你的话传达给他。”
……
翌日箫凡离开了小村。一时间失去方向的箫凡迷茫了。箫凡也想过是不是要回东边镇,只是片刻箫凡便打消了这一念头。
那剑痴的蔑视自己的场景还历历在目。
箫凡:“力量,力量我该何处去寻呢?可笑我留下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的话语,想来倒头怕是会应了那人的话语。”
“在为如何变得强大而烦恼吗?”
箫凡抬起头,始发现身前竟是凭空出现了一名书生打扮的人,书生丰神俊朗,长身玉立,带着微笑看着自己。
箫凡有些警惕道:“你是谁?”
书生:“我是谁重要吗?重要的是你想变得强大吧。”
箫凡:“是的,我想变得强大。”
书生:“我知道有一个地方能让人短时间内变得强大,你想去吗?”
也许是书生给人如沐春风般的感觉,让人不觉便想信任。箫凡想也没想便点头,
书生:“去那儿你可能会死。”
箫凡:“我现在也没地方去,我不怕。”
书生:“那好,我带你去。”
书生走进箫凡,右手轻轻放在箫凡左肩上。短暂目眩,箫凡清醒过来时,眼前场景早已变幻,虽然很震惊,但这时箫凡还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此时两人正身处闹市当中。
书生看到了箫凡的震惊,笑道:“这儿是唐国向阳镇,离那地方还有三步之遥,在此之前我想问问你,何为魔?”
箫凡想起蔡叔的回答,说道:“魔是不能保持本心之人,于强大中迷失之人。”
书生摇摇头,迈出一步,眼前场景变幻成一片一望无垠的大草原。
书生:“这儿是唐国的渔阳草原,何为魔?”
箫凡:“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之人?”,箫凡脑海里想起了那个世界对魔头的含义。